中小型交流电机修理规范
                1. 电机的拆检: 
客户待修电机进厂后,必须组织技术、质量和车间有关人员进行修理内容的鉴定。 
1.1 
在鉴定前必须进行下列试验,以确定故障的性质: 
1.1.1 
绝缘电阻测定; 
1.1.2 
直流电阻测定; 
1.1.3 
空载试验; 
1.1.4 
匝间绝缘试验; 
以上试验如前一项不合格则不再进行下项试验。 
1.2 
拆开检验: 
试验结束后或绕组损坏不能进行下去的电机都须拆开进行内部检查,检查内容: 
轴承是否松动,定、转子是否相擦。检查引出线及端部绑扎等、转子绕组并头铜套焊接及引线,滑环磨损及碳刷、刷架等。 
1.3 
填写“拆检分析单”确定电机修理方案和修理工艺。 
2. 
电机的保养: 
2.1 
凡定、转子线圈完好,无严重缺陷者,可作保养清洗处理; 
2.2 
保养清洗内容: 
1) 
定子线圈端部绑扎松动; 
2) 
检查定子线圈引出线或更换; 
3) 
定子线圈清洗,清除污秽物; 
4) 
转子线圈清洗,清除污秽物。转了线圈端部铜套补缺、补焊; 
5) 
检查转子线圈引出线或更换; 
6) 
检查或更换滑环; 
7) 
更换轴承; 
8) 
定、转子线圈烘干; 
9) 
定、转子线圈重新浸漆; 
10) 
修理或更换婆司。 
3. 
电机的大修: 
3.1 
电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大修处理: 
1) 
定子或转子绕组损坏须更换线圈者; 
2) 
转子断轴; 
3) 
定、转子改极或单速改双速; 
4) 
定子绕组改电压; 
5) 
电机改容量。(或改绝缘等级); 
3.2 
凡电机进行大修的都必须对整机进行清理和复试。 
4. 
电机的修理工艺: 
4.1 
保养电机施工工艺: 
1) 
定子绕组电压在500伏以下,转子绕组电压等于或低于500伏电机,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低于10兆欧要清洗,烘干后浸319-5 F级绝缘漆; 
2) 
定子绕组电压在500伏以下(含500伏)电机对地冷态绝缘电阻大于10兆欧者,原则上清洗烘干后喷H36-1灰绝缘漆一次; 
3) 
保养电机绕组时要求先用高压水泵冲洗后,在蒸汽煮洗箱内蒸洗。清洗液为SS25清洗剂。时间为12小时。对海水浸过的电机,必须在煮洗箱内按100℃温度蒸者24小时。再用清水清洗后烘干浸漆; 
4) 
电机烘干后浸漆按浸漆工艺进行; 
5) 
保养电机除客户说明外,一般一律更换新轴承; 
6) 
保养电机,出厂试验原则上不作耐电压试验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。同步电机的转子绕组、刷架、滑环可在总装前按新电机的75%进行耐压试验; 
7) 
开口槽高压电机的槽楔、垫条,如有松动要重新垫紧。如端部绑扎松动要重新扎紧; 
8) 
如定子槽楔有断裂、老化都一律换新; 
9) 
引出线破裂老化者一律换新; 
10) 
定、转子绕组、接头不良或脱焊等应补缺、补焊; 
11) 
绕线转子端部端箍,如用钢丝者一律换打无纬带。如衬垫才老化应更新; 
12) 
所有高压电机以及100千瓦以上的2.4极电机全部重校动平衡; 
13) 
同轴同步电机励磁机拆下后装上前要车整流子外圆,并拉槽倒角; 
14) 
同步机励磁机刷架拆下要作标记。装配时按原记号装上。转子磁极线圈作交流压降试验; 
15) 
电机电刷(包括励磁机和绕线电机)磨损1/3以上者原则上一律换新; 
16) 
保养电机另部件要妥善保管,如有不可靠或残缺,一律换新补齐。所有另部件在装配前都必须清洁,配合面要光滑无锈迹、无油污,非接触面内表面应刷防锈漆; 
17) 
以上各项如有其他工艺规定,按其他工艺规定进行。 
4.2 
定、转子拆线及嵌线工艺: 
1) 
定、转子线圈如已损坏需要更换线圈时,定、转子线圈的拆卸原则上必须冷拆,如有实际困难时可略为加热,但加热温度不得超过200℃。加热要均匀,绝不允许用明火焚烧; 
2) 
线圈拆掉后,槽内绝缘必须全部清理干净; 
3) 
槽内不允许有金属余渣,如废铜丝及电焊溶渣; 
4) 
定子机座、定、转子铁心必须用压缩空气吹清,待干燥后要求内壁刷油漆; 
5) 
检查环键是否松动、或脱落,通风槽片是否突出。否则应修正补齐; 
6) 
检查符合要求后按嵌线工艺下线; 
7) 
定、转子下线时,按图纸数据或通知单要求进行; 
8) 
下线结束后应吹净多余的绝缘纸屑及灰尘; 
9) 
在接头前进行耐电压试验、标准按绝缘规范进行; 
10) 
按工艺规范要求接头和包扎; 
11) 
接好引接线后应测量三相直流电阻; 
12) 
转子下好线后,端部套好铜套并焊透,铜套和接头处下应有空隙; 
13) 
转子引线应烧铜焊; 
14) 
所有定、转子引出线头要套铜接头并按相序标记打好钢印记号。 
4.3 
装滑环及刷架工艺: 
1) 
装配的所有部件质量完好; 
2) 
滑环的刷架对地绝缘电阻要在于5MΩ,否则不能用; 
3) 
对有提升装置的电机短路环、接触插片应接触良好,并铆接可靠,凸轮位置与短路环动作匹配,不能有碰环现象。转了绕组短路时滑环与电刷距离10~12毫米; 
4) 
集电环久圆要光洁、同心。套上轴端后应牢固,不能松动; 
5) 
集电环外圆光洁或偏心要车外圆,光洁度Ra<0.63~1.25μm; 
6) 
所有电刷磨损超过1/3以上必须换新; 
7) 
JRQ不举刷装置、刷盒与滑环的距离应保持2毫米以上; 
8) 
电刷与滑环的接触面,应保持在80%以上,如电刷接触不良,应用细砂布围绕滑环上,紧贴电刷转动转子,按旋转方向研磨; 
9) 
机座、出线盒、轴等非配合面,一律按规范要求油漆。 
4.4 
轴承装配工艺: 
1) 
轴承内外盖,用柴油清洗干净,并涂防锈漆; 
2) 
轴承套上轴径前先要把轴径清洗干净,并用细砂皮研磨,不可有油污、锈斑。并测量轴径尺寸和轴承内径公差。(一般用过渡配合); 
3) 
轴承清洗后加热至90~110℃(保温半小时)套上转轴,严禁用榔头硬敲; 
4) 
2.4极及温热带电机加白色锂基酯或特种锂基酯; 
5) 
轴套加热温度控制在130~180℃范围内; 
6) 
待轴承冷却到40℃以下加牛油,滚动轴承加油容积为油室容量的2/3,短圆柱轴承油室全部加满; 
7) 
密封轴承,双面防尘轴承一律用套冷敲不准热套; 
8) 
任何轴承油脂不准混合使用; 
9) 
锁紧弹簧大小要适中。弹簧要紧箍在转轴槽内。 
4.5 
轴承挡公差配合: 
1) 
套筒配合公差,轴为S7或U6套筒内圆为H8; 
2) 
套筒内圆粗糙度Ra<2.5~5μm; 
轴粗糙度Ra<0.63~1.25μm; 
3) 
轴承挡外圆公差为gc或ga粗糙度Ra<0.63~1.25μm; 
或 
Rc<0.32~0.63μm; 
4) 
套筒件加热250~280℃。套上轴承要自然冷却后再上车床车外圆; 
5) 
凡轴承挡松采用喷涂、工艺。公差、粗糙度按上述要求。 
4.6 
浸漆烘焙工艺: 
1) 
烘房内,转子应放专用搁架上烘焙; 
2) 
转子烘焙前,轴承要拉下; 
3) 
浸漆前定子、转子经清洗、烘干后要冷却要80℃再浸漆。 
4) 
浸漆前定子止口、平面、底脚螺孔要上硅酯。螺孔用螺丝拧紧; 
5) 
定子引出、叶壁外线段不能浸没在漆中; 
6) 
转子轴承内外挡、轴承挡、轴头挡、滑环挡等配合面,不能有漆。浸过漆后,进烘房前,应将铭牌漆渍擦清; 
7) 
浸过的线圈允许有小漆珠,但应无漆块、漆柱,同样机壳内外壁不应用有漆块; 
8) 
凡清理复查保养电机原则上都要重新浸漆(除客户提出不要浸的); 
9) 
烘焙温度按绝缘规范或通知单要求进行; 
10) 
所涂硅酯不能滴在线圈、槽绝缘或绑扎带上,如有应立即擦去; 
11) 
产品规格不一,烘焙时间以最长时间为准; 
12) 
烘房工作场地严禁烟火。应有灭火措施; 
13) 
经常检查温度计,防止仪表失灵。如有失灵或误差较大应立即报告; 
14) 
浸漆一般不应浇漆,应整浸或真空浸漆。如电机机壳较大,一次浸不满,可反身再浸; 
15) 
浸漆的粘度,用4号粘度计于25±1℃时,应于25~35秒流完; 
16) 
浸漆前必须先作予烘。
              
| 公司名称: | 湘潭电机修理厂(湘潭电机维修中心) | 
| 联 系 人: | 胡经理 | 
| 联系电话: | 0731-58626841 | 
| 手 机: | 13367420761 | 
| 公司邮箱: | 2547364023@QQ.COM | 
| 公司网址: | http://www.13367420761.com/ | 
